陈星芬,男,中共党员。退伍军人,浙江温州乐清市柳市镇人,现任世界华人文化名人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化艺术协会副会长、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席团副主席、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会副主席、中国艺术学会常务委员会常委、中国文化学会艺术委员会主席、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研究员、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网党风廉政特约监督员、特约记者。中国国际艺术网艺术顾问、浙江餐饮杂志驻温州特约记者站站长、乐清市新闻摄影摄像学会会长、新时代艺术家协会会长、现代文化艺术协会会长、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主席、科技信息服务中心主任、民间中医药科研学会会长、仁道中草药研究所副所长、中共柳市镇象阳社区事业支部委员会书记等职。
1971年1月入伍,在山东青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司令部,政治部机关服役,1973年10月入党,1975年5月退伍,1976年1月参加象阳电影放映队工作,曾任电影队队长、象阳镇部门党支部组织宣传委员及乐清市电影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多年来,陈星芬同志长年累月走村串巷,任劳任怨,风雨无阻,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共放映电影万余场,观众达550多万人次。曾多次被评为市级先进电影工作者,电影队也连续15年被评为先进放映单位。1979年8月从事新闻写作,截至2012年12月底已先后被《农民日报》、《人民邮电报》、《新民晚报》、《浙江日报》、《浙江科技报》、《温州日报》、《温州晚报》、《乐清日报》浙江电视台、温州电视台、乐清广播电视台、浙江在线网络新闻、温州新闻网、乐清网以及中国文博网、中国园林网、中国木材网、中国民族宗教网、中国市场调查网、中国书画网、中国收藏网、中国根雕网、中国艺购网和世界财富收藏网等150多家新闻单位。网站录用稿件达9000多篇(条),名列全国新闻记者个人录用稿件数前茅,其中1995年至1997年,年录用稿件分别为500篇、540篇、560多篇(条)。曾任温州市场报驻乐清记者站站长,食品导报驻乐清记者站站长、中国技术市场报驻乐清新闻通联站站长。
由于陈星芬同志刚开始新闻写作时经验不足时常遇到困难,为了写好新闻报道,他就从加强自学入手,每日坚持看报看电视,还抽空阅读一些新闻写作业务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部队时他就学会了摄影,对摄影、摄像特别感兴趣,至今已先后自费购买过九架照相机、八台摄像机、光摄影、摄像设备就花去26万多元。平时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生活很俭朴,但是他把几年来省吃俭用余下来的一部分积蓄花在购买新闻采访所需的摄影、摄像器材、通讯设备上了。近年来陈星芬同志在乡村采访时发现,乐清有许多民间中草药秘方特效药,这些特效药中有祖传的,也有民间中医在多年临床治疗中试制成功的,全是纯中草药制剂,其中有胃病、乙肝、咽喉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几种特效药对治疗疑难病症疗效显著,为及时将其开发利用,造福人类,他与发明人以及几位朋友一起创办了乐清市仁道中草药研究所,共同研发特效新药。
象阳镇民间传统的工艺美术品生产种类之多全国少有,黄杨木雕、细纹刻纸、金漆圆木、滑石雕刻、象牙雕刻、画帘刺绣、缎布绣片。首饰龙、十字锈、鱼灯、龙档、龙舟、雕塑、泥塑、竹雕、鸵鸟蛋壳雕、金丝彩釉画、石壁刻彩画等20多种,为了宣传家乡的特色工艺,让工艺品打入国内外市场,陈星芬费尽心思,不辞辛劳。1991年10月上旬的一天,他与本市在工商部门工作的业余报道员林万盛一起,从上午6:30时出发,到下午6时结束,他身挂照相机,手提摄像机,两人先后走访了六七个村庄,上门采访了一位又一位民间艺人,这次采访收获不少,曾在当年10月4日的《温州日报》上刊登了题为“象阳——工艺品之乡”的6张图片和5500多文字的报道。同时,在乐清电视台专题栏目中播放了8分钟的象阳工艺短片,并在其他多家媒体发表。1994年2月19日,又一次在《温州日报》上刊登“小镇绽开六朵工艺奇葩”的大篇幅文章和图片报道。此外,他还先后在《浙江日报》、《浙江文化报》、《经济生活报》、《农村信息报》、《浙江工艺美术》杂志、《美术报》、《江南游报》、《温州晚报》、《温州侨乡报》、《温州工商报》、《温州科技报》、《温州市场报》、《温州经济生活报》、《温州城市导报》、《温州工艺美术报》、《乐清日报》、浙江电视台、温州电视台、温州广播电台、乐清电视台、乐清广播电台、乐清网等多家新闻媒体刊登和播放象阳工艺美术品之类内容的新闻报道就达270多条(篇)。由于他及同行们为宣传象阳工艺做出不懈努力,因此,象阳镇先后获得“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还吸引了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记者多次前来象阳采访。如今,象阳工艺名扬四海。
2008年,温州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陈星芬担任象阳镇普查员,普查范围和登记内容为当地人民世代相承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技能、传统礼仪、节庆民俗活动、民间传统知识等)属普查范围,历时5个月,不怕麻烦辛苦,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深入细致的“非遗”普查工作,他采写的有象阳镇的木雕、石雕、竹雕、象牙雕、细纹刻纸、金漆圆木、首饰龙等20多种民间传统的工艺美术品,以及搜集的其它线索就达1600多条,占全镇总普查线索数近一半。
陈星芬同志除了担任柳市镇象阳社区事业党支部书记外,最近还兼任浙江餐饮杂志驻温州特约记者站站长等20多个职务,不是跑东就是跑西,在繁忙之余,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新闻报道员,为了多写新闻写出好新闻,他努力做到脑勤、嘴勤、手勤、脚勤,他经常下田头、跑市场、进车间、积极寻找新闻素材,有时为拍摄一张图片,要跑远路,既费工夫又花钱,车费、冲印等费用往往收不抵支,但他没有怨言。他采访的范围广,大荆、虹桥、蒲歧、石帆、乐成、柳市、北白象、白石、翁垟等近20个乡镇都有他的足迹,不管路途远近,只要有人来电要他去采访,他都愿意去,现场采访回来后就伏案写稿,有时为及时发稿,甚至写到深夜。由于陈星芬同志业余写稿成绩突出,1989年4月8日,在乐清市年度新闻报道工作会议上,陈星芬被推荐作为业余报道员代表,在台上作典型发言,主席台上就坐的时任温州市委常委、乐请市委书记徐令义。听了陈星芬的发言后很受感动,中午聚餐时,徐书记非要请陈星芬同坐一桌就餐,入席后举杯第一个向老陈敬酒,并对老陈说,感谢你为乐清宣传报道作出的贡献。
陈星芬同志经常这么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坚持原则,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就是要坚持正义。记者应当为群众说话,帮群众解难”。有一次,在虹桥镇采访时路遇一中年农民,这农民向他反映了某工厂生产时排出的工业废水造成附近稻田长期积水,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并说已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该厂未采取任何措施。陈星芬听了情况反映后,业余记者的正义感驱使他二话不说,当即拿起照相机拍了几张照片,并写了一篇“读者来信”,先后在《温州环境报》、《乐清报》上刊登,此事引起了乐清市环保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局长叶三纯亲自率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并限期治理,一起损害农民利益的事件得到了圆满解决。1987年3月17日《新民晚报》上刊登的“乐清某地铺张之风令人侧目”和1989年11月6日《农民日报》一版显要位置刊登的“乐清一老农去世。办丧事耗资七万元”的报道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国内数十家报纸相继转载,它为推动农村移风易俗以及婚丧事简办起到了一定作用。
2003年2月,原象阳镇某村,12岁的小学生赵小海(化名)与一小朋友玩耍时,被千余斤重的铁器撞翻在地,铁器一角正好砸中小海的肚子,事发后,小海动了手术总算捡回一命。但这次意外事故,导致小海尿道断裂,引起尿道狭窄,小便无法排出,医生只得在他的小肚上开一个小口,利用一根细塑料管将尿液排到挂在身上的一只尼龙袋里,已过去8个多月,其间小海先后动了二次手术,花去医疗费4万多元,但病情依然没有好转,时间久了,小海的小肚时常发炎,痛得他浑身直冒冷汗。病魔折磨着他,家中人心急如焚,医生说小海急需去医院动第三次手术,需要5万元医疗费,前二次手术费用还是东借西挪筹来的,现哪里还拿得出这巨额费用,要知道的是,他家里是当地有名的特困户,奶奶70多岁体弱多病,父亲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靠种2亩多责任田维持家庭生活,母亲又是一位聋哑人。2003年9月初的一天上午,小海的奶奶特地到陈星芬家。在老人的眼里,陈星芬见多识广,孙子无钱治病,能否帮助出点主意。当老陈得知情况,非常同情,当晚即与赵家商量小海的动手术之事。次日一早,小海在父亲的陪同下,乘车去温州看病。当日陈星芬带着摄像机、照相机跟踪采访。到温州后进入某医院,不知何因,一位内科医生接诊时,推开小海拒绝为他看病,并要他到其它医院看病。在旁的老陈当即对那位医生说:病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我是搞新闻报道的,特地跟随他来采访的,欲想通过报道发动社会各界人士为他筹资治病,这医生听后,就爽快地答应为小海看病。第三天,乐清电视台一条“小海无钱治病,好心人献爱心救助”的新闻播放出去。相隔半月又连续采访2次,先后在浙江电视台、乐清网以及与报社记者黄文敏合作采写的有关小海无钱治病的消息刊登在乐清日报上,通过多家媒体多次进行报道,一些素不相识的读者,其中有民营企业老板、老人、妇女、学生等许许多多好心人纷纷为小海捐款。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共捐资金额14万多元。这笔钱,不但治好了小海的病,多余的几万元还为赵家盖起了二间小楼房。现已20岁的赵小海身体正常,上班工作了。赵家从一个贫穷的家庭,如今家里人过上一般人的生活。
2003年8月下旬某日,原象阳镇某某村,一位老婆婆打电话给陈星芬说:“我的孙子和孙女,一个读小学,一个读初中,因父母双亡,家中经济困难,无钱供他们上学,能否想办法帮个忙,不要使他们失学。”陈星芬仔细询问老人的家庭情况,13岁的孙女王肖(化名)下月要读初一,10岁的孙子王晒(化名)是四年级的学生,姐弟俩都聪明好学,成绩单上语文、数学全是“A”。不幸的是,2002年9月27日,父亲帮助同村好友拆除水泥砖墙时,被砸成重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母亲得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症,于2003年7月15日,因病性恶化,也离开了人世,而家中还欠了几万元的债,姐弟俩成了孤儿,家里唯一照顾他俩的是70多岁的老奶奶,家庭没有了经济收入,哪里有钱上学读书。当日,老陈连夜写稿,几天后,他与记者徐琴微合写的《去年没爹今年没娘,孤儿姐弟渴望读书》刊登在《乐清日报》上。后来,老陈还分别在有关报纸、电视台、新闻网站上刊登播放多条(篇)新闻,新闻发出后,象阳镇一小、一中师生以及很多献爱心的群众为孤儿俩助学捐资,乐清新世纪大酒店老板看到新闻后,打电话给报社记者,愿资助两孤儿到高中毕业的全部学费,在众人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特别是在陈星芬的努力下,姐弟俩的学费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此外,2005年3月,当陈星芬在某报纸上看到,温州叶康松慈善基金会要资助百名孤儿生活费时,即将消息告诉王家,还帮助填写、邮寄救助孤儿登记表。王家老人年龄大了,出门不大方便,陈星芬坚持六年时间,分别乘车去温州、乐清,为孤儿姐弟代领救助金、报销学费,来回不知跑了多少趟,从不收王家分文车费及费用,使王家祖孙感动不已。
陈星芬同志曾先后多次报道中央或省级高层领导。于2001年11月采访过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赵南起考察温州。于2003年7月16日,采访过原浙江省省委书记、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到温州市乐清等地专题考察新社团组织的党建工作。于2002年9月,采访过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考察乐清金融系统。2004年8月18日,原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赴乐清市龙西乡上山村特大泥石流灾害现场了解灾情,正在受灾现场采访的陈星芬同志当即为习近平等省市领导抢拍了一张珍贵的照片。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同志现任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职,现此照连同赵南起、张德江共三张图片同时登载在中国国际艺术网上。同时他还先后拍摄过来温的许多名人。2003年11月26日,第三届中国电视艺术“双十佳”颁奖盛典在乐清市体育场举行,颁奖台上、贵宾席上分别有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军、沈兵,著名电视剧导演,演员有赵本山、李大为、董洁、丁黑、于庚庚、尤小刚、刘国权、苏舟、张国立、郑方南、赵宝刚、黄力加、涓子和刘烨、李保田、陈坤、陈道明、潘虹、范伟及担任表演嘉宾著名歌星孙悦、孙楠、费翔等。被陈星芬同志摄入镜头的还有由乐清市举办的第二届、第三届中国电器文化节文艺晚会上,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主持人撒贝宁、著名歌星宋祖英、彭丽媛、蒋大为,东方神笛曾格格、冯晓泉以及来温拍摄电视连续剧《神雕侠侣》著名导演、演员张纪中、刘亦菲等。此外,于2010年3月18日,中央电视台爱国歌曲大家唱,激情广场走进“中国电器之都”在乐清体育馆举行,群星荟萃,激情演绎,韩红、郭峰、陈思思、吕薇、刘和刚、容中尔甲、佟铁鑫、春雷、周艳泓、李媛媛等20多名明星演员以及主持人刘璐全被陈星芬同志数码照相机拍下来。要知道是,自从陈星芬同志从部队学会摄影后,40多年来,先后陆续拍摄了大量的摄影作品,内容包括工业农业、文教卫体以及各种庆祝活动、领导考察、文艺演出、大小会议、乡村风貌、山水风景、人物特写、艺术佳照、黑白彩色数码照片累计达3.87万多幅,其中约有2200多幅照片被新闻单位采用。与此同时,还拍摄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电视摄像作品和电视新闻作品,被电视台播放的1900多条新闻,现保存的本人拍摄的电视资料片90多盒VCD、DVD光盘。
2010年11月,由温州市市政园林局、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人》杂志社、温州新闻网等多家单位联合推出的竹叶青杯“植物养生、绿动温州”系列选美大赛,共收到千余幅参赛摄影作品。陈星芬用相机寻找最美的绿色景观,拍摄的乐清市上海花园“绿色小区”和乐清市象阳镇一中“绿色校园”两组图片,分别获得温州市“十佳最美住宅小区”和“十佳最美绿色校园”称号,并受到了表彰。
2010年12月,由中国文化学会主办的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网络投票征评活动,陈星芬同志非常荣幸被作为候选人与赵本山、宋祖英、姜昆、冯巩、刘欢、成龙、金庸、牛群和李谷一、彭丽媛、李连杰、张海迪等全国930多名文化艺术界名人共同参加评选,最终评选出前百名感动中国文化人物,陈星芬以其感人的事迹、较高的评价,得到了各方人士的认可和支持,为此各地网友纷纷为他投票,获得了较高的票数(前八名),光荣当选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此外,为表彰优秀树立先进,2011年间,陈星芬先后被中国文联、中国诗书画学会、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协会评为“优秀文艺工作者”、“著名红色艺术家”和“当代中华文化名家”荣誉称号。
陈星芬同志被采用的新闻稿件曾经创下了一个纪录,一天采访10条新闻,一张报纸刊发7篇文字及图片报道,一晚同一电视台播放8条电视新闻,一日网站录用16条新闻,一组获奖图片网上登出45幅图片,在一期杂志就刊登了53篇文字及图片新闻。一条图片报道被报纸刊登后,被搜狐、新浪、腾讯、百度贴吧、人民网和30多家中国级头额等新闻信息网站转载共99次。在报纸、电视或广播里,人们经常看到或听到陈星芬的新闻报道,随着稿件录用量的不断增多,有时出去采访时,在自我介绍后,好多人都是这样说:“你就是陈星芬,只知你名,不识你人,在报纸上,电视上经常看到你的报道”。每当听到这样的赞扬,他的心情很是感动。更难能可贵的是,有的不相识的人也时常主动找上门或来电向他反映信息,提供新闻线索。
陈星芬曾有多篇新闻作品分别获奖,在他长达30多年的业余新闻报道生涯中,本着对工作的执著,对事业的追求,于是辛勤的耕耘终于换来硕果,已连续16年被《温州日报》评为优秀(积极)作者,连续14年被《乐清日报》评为优秀(积极)通讯报道员,有关新闻单位和政府部门颁发的荣誉证书达百余本。1998年12期《共产党员》杂志和1999年第5期《东海民兵》杂志以及《温州日报》、《温州经济生活报》、《乐清日报》等报刊分别刊登了他的事迹。陈星芬同志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非遗”普查员、文化工作先进个人。中国传统文化杰出贡献人物等称号,1996年11月还应邀赴北京参加人民日报社和中国作家杂志社联办的新闻文学研讨会。近年来,他还多次收到首都北京有关部门寄来的邀请书,作为中国新闻文化代表团成员赴澳州八国访问以及出席首都“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大型庆祝活动,传略先后入编《辉煌成就,世纪曙光》、《中国文学艺术界名人大典》、《全国优秀复转军人传略》、《共铸长城》、《军旗飘飘》、《中国世纪专家》、《感动中国文化人物》、《世界知名作家艺术家辞典》、《国际文化艺术人才大典》、《世界人物辞海》和《世界名人录》等辞书。
2004年8月18日,原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赴乐清市龙西乡上山村特大泥石流灾害现场了解灾情。
2003年7月16日,原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带队到温州专题研讨新社团组织的党建工作。
2001年11月5日,原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赵南起考察温州民营经济